機械設備“顯身手” 山地農業展新顏
發布時間:
2024-06-28 11:40
2023年5月,農業農村部等4部委正式明確浙江省建設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這段時間,浙江穩步推進先導區創建工作,大力推進農機化推廣應用的機制與制度創新,以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工程等五大工程為應用場景,加快推進“一縣三基地”落地見效,全力推動農機裝備制造和農機化主要發展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茶葉是浙江山區農業中經濟收入最穩定、效益最顯著的產業之一。如何讓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在蓮都,機械化種采茶早已成為村民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技術手段。只見這里山地微耕機、茶園機剪、水肥一體化、無人機飛防等機械化裝備;智能蟲情測報、氣象監測等數字化裝備一應俱全。基地茶葉修剪機械化率、茶葉加工機械化率、植保機械化率和茶葉運輸機械化率實現“四個100%”,茶葉中耕機械化率、茶葉機采機械化率超50%,實現畝均節本600元、增產10%以上。
茶葉機械化采摘、綠茶智能化流水線、自動化包裝環環相扣,茶產業實現“全鏈式”升級;“無縫貼合”丘陵山區地形的農機服務中心“五臟俱全”,“機器換人”助力糧食生產高產高效;山地楊梅大棚智能化栽培,通過數控系統便能完成覆膜、澆水、施肥、噴藥、補光等全部作業……以項目化為抓手,實施“機械強農”行動,推進“一縣三基地”建設,瞄準農機研制和宜機化改造“需求清單”。
以推進農業“雙強”為主線,深度實施農田水利、設備裝備“雙提升”戰略,加快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研制攻關和推廣應用,超強力度落實糧功區改造提升、田園風貌整治、綠色田園建設等工作。全區畜禽養殖規?;侍嵘?0%以上,茶葉加工機械化率提升至82.5%,水稻耕種收機械化率提升至74.3%。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
春季是多數樹種開花、播種和苗木開始新一輪生長周期的關鍵時期,過度干旱會對樹木或苗木的正常生理過程和花芽分化、以及播種后種子的順利出土成苗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導致林木種子、苗木的產量和質量下降,影響林業生產順利發展。根據天氣旱情、土壤墑情,結合林情、種情進行科學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大大緩減特大干旱帶來的危害,使損失減低到最低程度。
植保機械 1、操作員必須了解機械使用知識及藥劑性質,掌握預防中毒措施和救護方法。 2、操作員作業前必須穿戴防護用品,作業后凡與藥物接觸的身體部位和防護用品必須用肥皂水洗凈。 3、傷口未愈、哺乳婦女、孕婦、小孩及其他不宜參加作業的人員不得在作業場觀看。 4、作業機械的藥劑箱、管道及接口不能滲漏,作業時工作壓力不能超過規定值,排除故障、拆卸接頭和噴頭前須先清除箱內壓力。
冬前未及時進行雜草秋治的地塊,可在冬小麥返青至起身期及早進行化學除草。早春氣溫波動大,實施麥田化學除草應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采用噴桿噴霧機進行化學除草。合理選擇噴桿噴霧機,采用噴桿噴霧機進行防治作業,做到均勻噴灑,不漏噴、不重噴,以防出現藥害;交接行重疊量不大于工作幅寬的3%,同一地塊同種作物應在3天內完成一遍作業;風力超過3級、露水大、雨前及氣溫高于30℃等情形下不宜作業。
走進種植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盞盞太陽能滅蟲燈,這是專業的農用滅蟲燈,誘殺范圍大、滅蟲效果好,減少了農藥的使用,能夠降低農藥對環境、土壤的污染。隨后進入大棚,參會人員實地查看了設施農機的使用情況。